主题: 孩子“小打小闹”,真与欺凌无关?

  • 涵宝妈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631
  • 回复:0
  • 发表于:2016/12/16 16:58:36
  • 来自:江苏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睢宁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近年来,我国校园欺凌事件屡屡发生,而且发生地域范围广泛,覆盖了绝大多数省份,且频次密集。据统计,今年5月至8 月,教育部接到上报的校园欺凌事件达68起。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再像某些人认为的只是同学之间的打闹而已,与欺凌 “无关”。而且这些往往被成人世界忽视的伤害,对于一些孩子而言很难“自我治愈”,甚至会成为影响一生的阴影。记者肖明君

  校园“小霸王”如何炼成

  上个月,北京晨报报道了一篇《校园霸王花的长成》,文中叙述,19岁的女孩付明明(化名)戴着冰冷的手铐站在法庭中央静静地等候宣判,她始终低着头,身体有些颤抖。当听到“犯寻衅滋事罪,判处有期徒刑1年”的时候,她扑通跪倒在法官面前,哭喊着说道:“法官,求你救救我,我错了,是我糊涂啊!”
  据报道,19岁的付明明出生在辽宁省葫芦岛,从小就是“圈子”里的“大姐大”。逃课、抽烟、喝酒、打架是家常便饭。初入大学的她,不改心狠手辣的性格,成了学校出名的“霸王花”。后因教训同学“出气”,打人致伤。
  而案件发生后,海淀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副庭长张莹表示,根据法院以往审理的涉校园暴力刑事案件发现,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受影视、网络上的有害信息影响,在与同龄人因琐事发生纠纷后,存在着通过找人帮忙打架来“摆平”对方,以替自己“出头”的错误做法。
  事发后,个别家长认为“都是孩子打架,赔钱就能了事”。正因为这些误区的存在,导致校园暴力愈演愈烈,屡禁不止。更有未成年人认为,自己违法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。对此,法官特别提醒,即使是发生在未成年人间的纠纷,如果一方处理不当,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,逾越了法律的边界,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

  从“玩笑”到欺凌有多远

  中关村二小学生涉嫌“欺凌”事件引爆网络。一位学生家长称,孩子被同班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,造成重度抑郁。随后,中关村二小披露事情基本经过及调查情况,认为涉事的三名学生属于正常的同学关系,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,该“偶发事件”不足以认定涉事学生的行为构成校园“欺凌”或“暴力”。
  这位家长称,当受欺负孩子到学校了解情况时,老师对此的回应是“开了一个过分的玩笑”,对于家长希望学校保护孩子不受二次伤害,处理施暴的孩子等正当要求,学校并不予以正面回应,而欺凌同学的学生家长的反应,似乎对此也很不以为意。
  可见,校园欺凌背后,其实有来自学校、家长无意间的“纵容”。
  西北政法大学教授褚宸舸认为,同学纠纷、校园欺凌、校园暴力三者是渐进的过程。校园欺凌也叫霸凌,它强调自觉的、故意的、重复的攻击行为、操纵行为或排斥行为; 偶发的同学之间的恶作剧、开玩笑不是重复的、故意的、自觉的,一般不认为是校园欺凌行为,就是一般同学间的纠纷、矛盾;校园暴力通常比欺凌造成的伤害程度深,一般来说违反行政法。
  可见,从不被正视的同学之间“小打小闹的玩笑”到严重危害身心的“欺凌”“暴力”,期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,因而十分危险,需要被防微杜渐。

  回到法治轨道才是正解

  有专家表示,在中国,社会戾气、成人施暴行为在网络上的传播、“独生子女”式的社会结构、过分溺爱的家庭教育、缺乏道德评价的学校教育等都是导致欺凌的原因。
  最高法关于校园暴力刑事案件的统计报告显示,从涉案阶段看,小学生占2.52%,初中生占33.96%,高中生占22.64%。曾有学者对在媒体上搜集到的51个校园暴力典型案例进行梳理,发现有多人参与的多达37例,且均为多个孩子殴打一个孩子,说明校园暴力有规模化的趋向。令人意外的是,女生的施暴行为竟然占到一半。同时,校园暴力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。除了传统的打骂、勒索之外,还有利用QQ,微博等传播手段进行的言语暴力,上传受害者视频、照片等网络暴力。

干惊天动地事,做隐姓埋名人。
  
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,不再提供回复功能,请勿尝试回复!!